首页 > 物种资讯 > 植物资讯

潇湘万物有灵且美:新物种的发现,见证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媒体:湖南频道  作者:李璐
专业号:东北红豆杉 2024/2/2 9:53:15

31a96285-3b94-407f-9be3-f59187d17d67

红腹锦鸡。

ac38a4a9-a6e9-4406-96d1-1d1aaf1a0fdd

南方红豆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必要保障。

湖南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功能区,是长江经济带不可替代的生态安全屏障。

自2021年起,历时2年,4000多名专业人员协同开展调查,踏过湖南122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近期,省林业局发布的这份覆盖全省县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可谓是摸清湖南生态资源“家底”的重要收获之一。

截至目前,全省已发现76个新种、新记录种,大大丰富了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

如何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绿色“家底”,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湖南给出的答案是:多方努力,持之以恒。

为何要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调查?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兼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和“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空间格局,为成为生物多样性大省奠定基础。

这一次,省林业局以全省122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组织开展全省首次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这次调查是湖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调查类群最多、调查技术最为全面、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

51e16f18-9f7f-4134-8ce0-d3c1b7cfa99c

在两年多的调查中,专业团队共记录了陆生脊椎动物33目143科846种、维管束植物227科1415属6296种、大型真菌2目96科773种。其中,包含了一批新种、新记录种。目前已获得专业确认,有11个物种为全球首次发现,包括3种两栖动物、5种植物、3种真菌;65个物种首次在湖南被记录,包括24种动物、41种植物。

下面来看看几个属于“全球首发”的新物种:

a4fbb8ad-4bfa-4b89-9527-da1120104e52

吉首黄芩。

吉首黄芩,属于唇形科黄芩属物种,是集顽强与美丽于一身的植物。该物种呈斑块状分布于阴湿岩壁上,虽然此生境营养物质匮乏且分布不均匀,但它依然生长旺盛。其花蓝紫色,总状花序呈梯子状悬挂于枝头,单朵小花的花冠上部呈盔状,下部呈碟形,煞是好看。虽植株体型矮小,但花色较为鲜艳,总能于不经意间映入眼帘,抬眼望去,成片的小花竞相开放,如梦如幻。

7467bfda-ec17-4e75-9feb-d884f2913f0b

衡山角蟾。

衡山角蟾,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分布在衡山地区,头上长角,身、尾都长着密密麻麻的长刺,头后的一些角刺粗大锐利。主要以昆虫、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专家分析,新种就是除了现有存在的物种之外,某物种经对比、分析后被发现其基因序列不同于现已记录的任何其他物种,这个物种可能是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下,由某种原始基因经过基因频率改变、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之后出现的。也可能是它已经存在了很久,只是这次调查才被发现。

为何要开展这一项调查?

因为生物多样性调查是开展生态修复保护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是全面掌握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资源状况的重要措施,是科学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宏观政策、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基础工作。

最新归纳、整理、整合的“家底”,将为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保护与修复以及精准监管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入新阶段。

殷实的“绿色”家底

湖南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根据2021年发布的《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已记录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9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8种。全省已记录维管束植物6186种(含种下等级),约占全国的18%,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0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7种。

21a3105e-97d5-4ed5-95cb-61b9bda83473

大鲵。

366bba75-f2ce-4dc4-abc6-91e3664118b1

林麝。

40c9dd58-9d29-4460-9cd8-f15d4f0b505c

红嘴相思鸟。

1d0560fa-42d8-4f8c-9e40-85492e092a7a

莽山烙铁头。

同时,湖南保护的虎、林麝、麋鹿、中华秋沙鸭、莽山烙铁头蛇、水松、水杉等物种,都是全国极度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近十年来,全省相继有400多余种新物种、新记录种被不断发现。

过去的2023年,似乎一整年都在见证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新惊喜——

2023年初,江豚“一家三口”游到湘江望城段,作为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江豚的回归,印证着湖南省对湘江治理保护取得的重要成就;

fc3183ef-2d91-4f67-95b2-d35283325203

江豚“一家三口”。

湖南作为候鸟迁飞的主要地区之一,2023年1月,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录水鸟37.83万只,数量较2015年增加了1.5倍,国家“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五年再次现身,令人振奋不已;

3c8f92ae-af3e-4cf1-9c5b-bee2f1b12c1a

湖南南洞庭湖国家重要湿地。

2023年4月底,全球性易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肩雕,在常德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监测到,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地;

微信截图_20240123181109

白肩雕。

素有“生态环境试纸”“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去年年初来桃源沅水流域越冬的种群数量达到了119只,为桃源境内历年调查的最多数目,今年年初,刚刚在湖南石门结束的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显示,共观察记录到中华秋沙鸭155只。毫无疑问,湖南已经成为中华秋沙鸭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1ebaa0ad-2b79-4dee-b752-56d275039c90

中华秋沙鸭,雄鸟。

野生动物们不会言语,但它们的身影,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进步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但一定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近年来,湖南全省上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扎实过硬的措施,切实加强生态综合治理,为江豚、麋鹿等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洞庭湖湿地拆除矮围,累计清退欧美黑杨38.64万亩,修复清理迹地及洲滩、岸线44.42万亩。碧草茵茵、鹿鸣于野、沙鸥翔聚、锦鳞游泳的盛况再现。

4cbfcbfe-9514-4b34-bd0c-019deffb6458

洞庭湖的傍晚。

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8%,森林蓄积量达6.64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

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加强,洞庭湖江豚数量由2017年的110头增加到2022年的162头;洞庭湖麋鹿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2022-2023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鸟达37.83万。

完善物种保护体系。湖南依托植物园、动物园等建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开展华南虎、麋鹿、银杉等珍稀濒危物种救护。已建成或正规划建设34个古树名木主题公园,目前全省共有古树名木239143棵,均已有统一的“电子身份证”。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全省建立了由11个部门组成的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1年5月,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揭牌,湖南成为全国首个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专门机构的地区。

此外,为了更好地各地物种,湖南多地打出生态组合拳。为保护大鲵的栖息地环境,张家界关停退出86个水电站;常德石门创建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5年间中华秋沙鸭数量增长2.5倍;消失已久的中华穿山甲,在耒阳等地重现身影……

万物皆有声,答案在自然。

随着湖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有物种将在潇湘大地惬意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红网

编辑:杨雁霞

阅读 4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