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明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博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林业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学专家。
曾历任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助教、西南林学院林业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部项目主任,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杨宇明是从云南走出的全国闻名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多年来,他推动成立了西南林业大学的多个保护中心,参与组建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和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为云南省乃至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1年,杨宇明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他获颁“全国优秀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杨宇明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之路,是从森林调查和采伐设计起步的。
认识自然
1970-1978年,杨宇明在原林业部西南林业勘察设计总队第四森调大队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这八年间他跑遍了西南山地的主要林区,边工作边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云南到川黔桂。这段难忘的经历对杨宇明林业知识的积累和对大自然的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杨宇明考上了昆明师范学院生物系(现云南师范大学)。
上大学后的第一堂课,他就接触到了一部对他影响极大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这本书让他有了初步的关于生态学的观点。
“我对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认知其实就是在做自然保护区开始的。”1983年大学毕业后,杨宇明参加了云南省第一个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此后,他对自然保护区考察的工作就没有间断过,参与做了差不多有二十多个,有铜壁关、澜沧江......
1996年杨宇明(左二)在高黎贡山南段铜壁关自然保护区考察
杨宇明在西南林业大学做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保护工作将近20年。他逐步发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地体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发现亚洲象臼齿化石 证实亚洲象是云南的原住民
杨宇明回忆起在读大学期间最有趣以及价值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首次正式发现并报道了云南临沧沧源南滚河流域的亚洲象。
1980年夏天,杨宇明与同学一起在绕南滚河一周的行程里,看到很多大象的痕迹,有脚印、粪便、吃过的一些食物的残渣以及竹林里它们活动的痕迹等,这一切都证实了亚洲象的存在。
最后他们在河边看到了象群,这群象只是在竹林里吃竹笋和嫩叶子,没有到田里破坏庄稼,吃完后散步到水边喝水。“我们第一次在野外看到大象都兴奋不已,当时只有黑白相机,就迅速抓拍了几张照片。”杨宇明说。
从南滚河回到昆明,杨宇明立即写了一篇“追踪野象群”的报道,发表在了中国青年报上。他们的这一发现第一次报道了中国云南除西双版纳、普洱之外,在临沧市沧源县的南滚河区域也分布着亚洲象。这次的发现在《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2(2)正式发表了调查文章,第一次确认了南滚河流域的亚洲象的存在并记载下来。
时隔多年,在1995年的一次考察,杨宇明带领森林生态系统调查组在做样地调查时,同时也对亚洲象栖息地环境做了调查,在一条小溪边捡到了一个亚洲象臼齿的化石,经年代鉴定距今约有10万年。这一重要发现更加证实了亚洲象是云南的原住民。
杨宇明在介绍亚洲象臼齿化石
解除了蒜头果种群濒危状态
杨宇明不止一次地去过文山州广南县拖董村,这里有一棵树让他尤为惦记,那就是中华神经酸树。
中华神经酸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孑遗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属广南居多。挂果期,在树叶之间会挂满了一个个犹如核桃大小的果子,形似独蒜,所以又称为蒜头果。
蒜头果的价值就在于其植物源神经酸含量高达62.27%,是其他植物神经酸含量的15倍,能够替代动物源神经酸,对人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性退化具有极高的保健修复功效。当地群众传统食用蒜头果种仁油能够缓解头痛和改善睡眠。
杨宇明在进行蒜头果相关研究
“蒜头果,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合成工厂’。”杨宇明表示,国外曾有企业花费近20年时间想要通过人工合成神经酸却没有成功,蒜头果却做到了。多年来,杨宇明一直坚持对蒜头果进行研究分析,就为了扩大其种群数量,目前已实现规模化人工养殖,蒜头果种群得到恢复,解除了濒危状态。
杨宇明:
从传统知识中发掘和认知生物资源的利用价值,是我们科学家保护和持续管理利用生物资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这个案例以一个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结合,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总则提出的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利用其价值部分和利用遗传资源产生利益的惠益分享。
蒜头果
唤醒生物多样性的真正价值
杨宇明还曾作为率先引进了“国家公园”发展理念的专家之一,先后主持了南滚河、高黎贡山、西双版纳、大围山、文山、元江、乌蒙山、澜沧江和铜壁关等30余个自然保护区,广州海珠、甘肃酒泉、上海崇明东滩、广州海珠湿地、云南大理西湖、文山普者黑、普洱五湖、沾益西河等10余个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考察、总体规划和申报工作。
2006年1月6日,杨宇明(右二)参加国家公园研究所授牌仪式
杨宇明在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昆明第一阶段会议期间,作为大会筹备专家之一,向公众和媒体介绍了大会的背景、内容、特点和意义。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杨宇明主持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连线互动直播。在COP15第一阶段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做了“云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报告,介绍了云南国家公园创建和极小种群蒜头果的保护实践并有效解除濒危案例,宣传了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与成效。
COP15第二阶段会议由昆明市主办的“生物多样性城市峰会”上,杨宇明代表昆明市政府作了“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位与价值”的发言,为昆明市成功竞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做出了贡献。
杨宇明:
科学的本质是揭示自然规律,解释自然现象,认知自然价值。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云南生物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云南具有后发优势的巨大潜力所在。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