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海洋面积很大,海底的生物更是各式各样。海中生物千奇百趣,就连见惯风浪的渔民,都常常大开眼界,经常会有渔民打捞到许多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比如之前有渔民打捞到蓝色小龙虾、两个口的怪鱼、还有人打捞到巨大眼睛的怪鱼,被拿去做鱼柳后发现十分好吃。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最近有渔民在浙江省象山县出海捕鱼时,就意外捕获一条长达3米、重约200公斤的巨型怪鱼,渔民捞起巨型怪鱼后,发现这巨型怪鱼的健康状况非常良好,怪鱼的表面没有看到有受伤。
发现巨型怪鱼的渔民表示,早上约8时捕获一条巨型怪鱼,其身长3米、重约200公斤,他们将怪鱼放在甲板时,这条鱼还活跃地乱跳,可能刚进入渔网就被误捕上来,由于此鱼异常的大,船上的渔民们讨论后,认为怪鱼外型太不寻常,鱼的头部呈三角形,口前有4条触须,鱼的背部还有一条类似电线管的长条形部位,于是便拍下照片向县里的水利部门及渔业部门相关人员查询。
经过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相关专家鉴定后,发现这名不速之客竟然是极其珍贵的国宝,这正是野生的“中华鲟”,而且身体状况非常良好,被捞起时没有发现有表面损伤,没有因为捕获而被误伤,最后渔民便马上将中华鲟放生 。
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是以小型或者行动缓慢的海底生物为食,最早出现于2亿3千万年前,我国称之为活化石之一,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极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现时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钱塘江等偶有出现。但是能意外见到中华鲟的人非常少,而且并不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华鲟这个稀有物种。
目前我国的中华鲟相对数量还是比较少,许多海洋生物馆都有养殖中华鲟,去海洋生物馆就可以看到中华鲟,但是那些都是人工培育的,野生的中华鲟十分少见,尤其是这么大的中华鲟。
至于为什么中华鲟会游到渔民平时捕鱼的区域。很大可能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因此改变了中华鲟的生活环境。使得中华鲟需要换个地方去觅食,因此意外被捕获。
(本文转自网易 沙雕动物集合)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