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研究 > 技能技巧

圆尾蝎鲎与中国鲎的区别

媒体:原创  作者:圆尾蝎鲎
专业号:圆尾蝎鲎 2021/5/25 13:25:18

按照中国生物分类谱系,世界上现存的鲎分为一科两属四种,鲎科鲎属包括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 ,也称作巨鲎)和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三种,鲎科蝎鲎属仅有圆尾蝎鲎(Carcinosvorpius rotundicauda )一种。从大范围分布看,美洲鲎产于北美洲东岸海域,其余三种分布于东南亚海域。


四种鲎

有报道中国鲎、圆尾鲎和南方鲎在中国均有分布和发现,但南方鲎栖息数据不全,暂未列入中国特有物种目录。2021年2月5日,中国鲎(亦称东方鲎、三棘鲎、中华鲎)和圆尾蝎鲎(亦称圆尾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面就介绍一下同科这两种中国濒危保护动物的区别。

(一)分布范围不同

1、中国鲎: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海岸(包括了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广西、金门和海南沿海)、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婆罗洲和印度尼西亚沿海。

2、圆尾蝎鲎:分布于中国的南海、海南省与香港沿海区,印度、孟加拉国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缅甸。

(二)大小不同

1、中国鲎:四种鲎中体形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平均体重约6斤,雄性偏小,平均体重3斤左右。因其体格最大,血量多,取血也更容易,成为了鲎试剂产业中的“宠儿”。

2、圆尾蝎鲎:现存鲎类中个体最小的一种,平均体重1斤左右,雄性更小,体重7两左右,体长40厘米(加尾长)。


多种鲎_副本_副本
  (三)外形特征区别

1、中国鲎:中国鲎的背面圆突,腹面凹陷;尾剑呈三棱锥形酷似三角刮刀,上棱角及下侧两棱角靠近身体一段,均有锯齿状小刺,尾剑与背甲长度大致相等;雄性的第一、二对步足末节呈钩子状。

2、圆尾蝎鲎:头胸甲圆弧状, 内凹较浅,从侧面看起来比较扁,背面散布有微小的刺,腹甲后端背面正中有小隆起,后半部腹面两侧长有白毛;尾剑呈圆柱形、光滑、上面无小刺,尾剑明显长于背甲;雄性的第一、二对步足末节呈向内弯的钳子状。
鲎特征区别

(四)栖息环境不同:

1、中华鲎:主要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喜欢居位于盐度较低的河口,同时具有溯河而上的习性。

2、圆尾蝎鲎:栖息地一般喜欢选择在泥泞的河流,河口沼泽和红树林,幼鲎在海水退潮时一般不返回大海。

(五)毒性不同

有研究表明两种鲎都具有毒性,但圆尾蝎鲎的毒性远远大于中国鲎。日本学者已从泰国产的圆尾蝎鲎体内分离出河豚毒素,河豚毒素为剧毒物质,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解毒药物,即便毒性较小的中国鲎也因含有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食用后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处于法律要求和生命安全,两种鲎都请勿使用。

(六)对其了解研究的程度不同

1、 中国鲎:作为中国数量最丰富的鲎种,分布范围更广,近年中国学者掌握了大量基础数据,2019年3月,中国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里的等级从原本的数据缺乏(DD),更新为濒危(EN)。

2、圆尾蝎鲎: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评估报告将其列入数据缺乏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而国际学术界历来认为我国只有一种鲎—中国鲎,直至我国学者1986年北部湾首次发现,此后在雷州湾的民安发现大群体,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对其研究还在进行中,时至今日作为数据缺乏的现状仍未改变。

此外,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罗平生物群中发现了二十余块鲎的化石标本,初步认定为一个新的鲎类化石并命名为“罗平云南鲎”,经过比较研究“云南鲎”与现存的圆尾蝎鲎最为接近,这个结论是否说明同为古老的“活化石”,圆尾蝎鲎是否更为原始呢?这个有趣的问题留给读者去猜想吧!

阅读 1919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