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自然与人类的生命博弈

媒体:星光点点  作者:内详
专业号:藏羚 2025/4/1 16:26:44

随着天边的第一缕曙光,达才与同事洛松便忙碌起来。在海拔4479米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他们精心烧开水,待水温适中后,便开始逐一消毒编号的7只奶瓶。随后,将超市购得的牛奶轻轻倒入其中,为这7只收养的小藏羚羊准备美味的早餐。

8月末,三江源全国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这片广袤的可可西里。从保护站传来喜讯,经过长达数月的迁徙,可可西里集中产仔的藏羚羊已顺利结束回迁之旅,大部分已成功返回至其原有的栖息地。

在索南达杰保护站的背后,隐藏着几片被铁丝网精心围护的草场。其中一片,便是7只小藏羚羊的温馨家园,它们都是在7、8月份救助的孤儿,有的因与母羊失散,有的则因母羊意外离世。每当达才和洛松提着奶瓶走近围栏,这些小羊便欢快地围聚过来,仿佛寻找到了母爱的温暖。然而,编号为3的小羊,在从卓乃湖送回保护站时便体虚发热,尽管队员们全力救治,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它的生命。

每只藏羚羊的脖子上都佩戴着一个独特的号牌,对应着专属的奶瓶。由于羊儿们的大小各异,奶量自然也有所不同。它们吃奶的模样,与人类幼童无异,甚至求生欲望更为强烈,300毫升的奶量,在短短20余秒内便能一饮而尽。喝完奶后,小羊们还会试图抢夺达才手中的其他奶瓶,这时,达才会严格控制奶量,以确保它们保持对草料的渴望。纯牛奶对于这些小家伙来说并不适宜,需要兑水并加入葡萄糖来调整口感,更符合它们的肠胃需求。这样的喂奶流程,达才每天需要重复三次。

达才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已经度过了八个年头,期间他成功救治了300余只藏羚羊,积累了丰富的喂养经验。在记者隔着铁丝网拍照时,他再三强调不要与藏羚羊直接接触。喂奶完毕后,队员们会催促记者迅速离开,以确保这些小羊不会养成与人类亲近的习惯,从而在野外活动中保持应有的警惕性。

喂奶完成后,藏羚羊们会迎来奔跑训练的时刻。达才会率先在前方奔跑,小羊们则紧随其后。尽管索站的海拔接近4500米,对于一般人而言快走几步都会气喘吁吁,但队员们却必须带着小羊进行这样的训练,尽管这对身体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当小藏羚羊长到半岁后,便会开始逐渐断奶。此时,工作人员会围起草场,让它们自由吃草和奔跑,不再进行人为干预,仅通过摄像头进行监控。到了明年4月,便会打开围栏,让它们自由走出保护站,最终融入周围的藏羚羊群体中。达才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救助的藏羚羊都能顺利融入新种群,从未出现过无法适应的现象。

藏羚羊的迁徙之旅

藏羚羊的迁徙,堪称高原动物中的一大奇观,其动因至今仍是个谜。这些优雅的动物,每年五六月份都会踏上一段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的旅程,从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西藏羌塘以及新疆阿尔金山这四大栖息地,齐齐向卓乃湖、太阳湖、乌兰乌拉湖等产羔圣地进发。令人称奇的是,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不仅带着幼崽同行,还以这样的方式传承着古老的路线。产下小羊后,雌性藏羚羊会在8月份带着孩子们踏上归途,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回到各自的栖息地。这样的迁徙路线,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在每年的迁徙季节,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三江源的牧民和志愿者们自愿组成护送队伍,在藏羚羊的迁徙路线上站岗放哨,守护着这些珍稀的动物安全通过青藏公路,进入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同时,青藏铁路在可可西里段也特别采用了桥墩式路基设计,以确保藏羚羊能够安全地从下方穿越铁路。

母藏羚羊产下小羊后,如何将它们安全带回家,这一过程充满了生死博弈与物竞天择的残酷。从羊群聚集到湖边开始,豺狼、棕熊、鹰隼、豹等食肉动物便伺机而动,对藏羚羊展开猎食。然而,经过千百年的自然选择,小藏羚羊在出生后几分钟内便展现出惊人的奔跑能力。尽管如此,有时它们仍会成为猎食者的目标。

达才曾讲述过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一只母藏羚羊在带着小羊返程途中,由于小羊的奔跑能力尚弱,不幸被狼盯上。在多次偷袭未果后,母藏羚羊意识到自己难以逃脱,于是它在最后一次狼的袭击时,并未全力奔跑,而是试图通过停下来引诱狼,将其引至一个山坡上。最终,母藏羚羊被狼吃掉,而它的幼仔则被救回了保护站。

尽管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法则难以改变,但人们仍会尽力救助那些遭受袭击的藏羚羊。在上世纪90年代盗猎活动猖獗的时期,许多盗猎分子会在藏羚羊产子期间进行猎杀。为此,卓乃湖设立了临时保护站,并采取巡护方式加强反盗猎力度。这些人为的保护措施使得藏羚羊幼仔的成活率有所提升,目前维持在约50%的水平。

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巡逻

达才和洛松,这两位喂养小藏羚羊的“奶爸”,已经养育了数百只小动物,他们投身于这项工作的时间远超过对自己孩子的照顾。他们的家曾位于曲麻河乡,后迁至格尔木职工宿舍,但无论何处,都难以避免与索南达杰保护站的两三百公里距离。当他们的儿子来到保护站时,他会向同学们炫耀,称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救助藏羚羊的“盖世英雄”。

在喂食小藏羚羊的过程中,记者观察到它们对达才表现出极高的亲近,甚至会用鼻子触碰他。然而,达才总是迅速避开,以确保不会与小羊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从而保持它们的野性。在将它们放归自然时,保护站工作人员不会在它们身上做任何记号或佩戴追踪设备,以免干扰它们融入种群。尽管如此,仍有曾经得到救助的藏羚羊重新回到索站。例如,2003年冬季,有一只公藏羚羊在冰天雪地中找不到食物,便来到索站寻求帮助。显然,它是曾经得到过救助的,因为一般的藏羚羊不会主动接近人类。它的到来,无疑是对保护站工作人员多年努力的最好证明。

给小羊喂奶

救助工作不仅需要投入深情,还要面对可能的情感伤害。例如,今年就有一只小羊不幸离世,这一事件让所有人都选择避免提及。而在2014年的春天,索站接到游客电话,得知一只成年母藏羚羊被车撞伤。达才他们迅速赶往现场,发现母羊的前肢仅剩一点点骨头相连。他们尽力救治,但母羊在三天后还是离世。这样的情感打击,如同他们手背上的疤痕,时刻提醒着他们。

每当一辆大货车在索站门前的青藏公路上飞驰而过时,达才总会冲着车影大喊:“开这么快做什么!撞到羊怎么办!”他多次向记者强调,青藏公路上的许多司机速度过快,常常无视路牌警示,导致藏羚羊被撞死或撞伤。每年都有十几起类似的报案。

小羊的哺育

在救助工作中,除了面临情感挑战,还要细心照料每一个小生命。小羊吃奶的场景,虽然平常,却蕴含着深深的关爱。在索站的救助过程中,这样的一幕幕屡见不鲜。他们不仅为小羊提供充足的奶水,还要确保每一口都温暖而安全。这种细致入微的照顾,是对每一个生命尊重的最好体现。

阅读 16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