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Ⅱ级珍稀濒危蕨类植物|中国蕨
花木君
关于蕨类植物,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种类,其中有高大如树的桫椤和铁树,有幼小的翠云草石松,有叶片优美的铁线蕨,有形态奇特的鹿角蕨等等,今天我们给花友介绍一种以我国国家命名的珍稀蕨类植物,那就是——中国蕨。
中国蕨(学名:Sinopteris grevilleoides (Christ) C. Chr. et Ching),属于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中国蕨属(Sinopteris)旱生蕨类植物。是我国特有种,产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巧家、大姚和宾川)及四川北部(青川),生长海拔1100-1800米的裸露石岩上或灌丛岩缝。
中国蕨植株高18-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栗黑色,有棕色狭边;叶簇生,柄长10-18厘米,黑色或栗黑色,有光泽,下部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渐光滑;叶片五角形,长宽近相等,约7-10厘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长6-厘米,中部宽3-4.5厘米,长圆披针形,短渐尖头,基部突然收缩成三角状耳形,并呈楔下延而与侧生一对羽片相连,羽状深裂。
裂片约15对,斜展,线状披针形;侧生羽片三角形,不对称的二回羽裂,羽轴上侧的裂片较下侧短,全缘,;叶脉在末回裂片上羽状分叉,极斜向上,下面明显凸出,彼此接近而成瓦楞形,下面被腺体,分泌白色蜡质粉末;羽轴及主脉和叶柄同色。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囊狭,边缘分裂成三角形粗齿,覆盖孢子囊群。
小叶中国蕨
中国蕨属(Sinopteris)是我国特有的种属,目前为止仅仅发现2种,一种就是中国蕨,另一种为小叶中国蕨(Sinopteris albofusca (Bak.) Ching),其中中国蕨分布在西南,而小叶中国蕨则分布在西南和华北地区,生长于海拔500-3200米林下及灌丛石灰岩缝、钙质石缝中,为钙的指示植物。
粉背蕨
中国蕨科有9属,其中中国蕨属和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Fee)中的五角叶系中的一些种类极其相似。比较明显的区别为中国蕨属叶脉下面非常凸出或瓦楞形,孢子囊群由单孢子囊组成,孢子囊的环带极阔。
中国蕨是我国特有的蕨类植物,并且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从形态特征来看,中国蕨属似为现代粉背蕨的孑遗祖先的代表,因而对研究蕨类系统发育和分类上有重大意义。
中国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植株幼小,纤细秀丽,叶片葱茏,四季青翠,叶柄栗黑,对比分明,静雅优美,非常适合盆栽观赏或者假山造景,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中国蕨由于分布地狭窄,野生种群稀少,因而在199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2004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评定级别为易危(VU);2013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定级别为易危(VU)。
中国蕨原生长在干旱石灰岩缝,以及一些裸露的岩石上或干旱的泥土上,是钙质指示植物,土壤大都为红褐土或石灰岩风化的石灰土,土层瘠薄,石粒多,地表裸露。因而比较耐干旱,不耐水湿,人工栽培要注意土壤的钙质配制,浇水多保持偏干土壤。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蕨的鉴赏和植物辨识,由于图片相对较少,里面有可能有粉背蕨属的图片,请勿见怪,一切以植物学的形态介绍为准。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