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隐形”的病人,
她们整日以微笑为面具,
包裹着内心不为人知的绝望,
被称为“微笑抑郁患者”。
而我今天所讲的
是群特殊的「微笑抑郁患者」。
只有知道它们究竟面临了什么,
你才能明白,
那些批量制造「微笑抑郁患者」的人,
究竟有多残忍。
最近日本和歌山县大量围捕海豚,
卖给水族馆之后,也是它们噩梦的开始。
01
离家:
一切不幸的根源,
都先从家人被杀害,
自己被拐卖异国开始。
每一个来海洋馆的它们,
都是很幼小的孩子,
曾被家人万般宠爱着。
它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中,
既有十几口成员组成的一般家族,
也有临时组成的1000口超级大家族。
集体中,彼此爱护,
如果有谁生病或者受伤,
其他人会留在身边贴心照顾。
妈妈的孕期时间较长,
要经历15-18个月之久,
且生产时非常辛苦。
所以任何一个幼儿的到来,
都是整个家族中的一件大事。
在分娩时,
家族中的母海豚会聚集起来
保护海豚妈妈,防止鲨鱼天敌偷袭,
孩子出生以后,
家族成员还会和妈妈一起抚养,
带着幼儿玩耍、捕食、躲避危险……
可从前的日子有多好,
后面的日子回忆起来,
就显得有多糟。
不知何时起,
有人开始要吃海豚的肉,
要榨它身上的油,
做工业原料,
要把它当成玩偶,
来表演取乐……
特别是当捕猎者发现,
仅将海豚宰杀卖肉、当作肥料,
只能换来几百美元,
而将它们进行活体野捕,
就能卖数万美元时,
一切的仁义善良、道德情义,
就都荡然无存。
他们把世界的海洋,当成自家私有,
开着高速船只,闯进它们的家园,
去追逐,粗暴扭打,
用吊索把它及其家人给拖上船。
后捕猎者们又宣称,
为了终结海豚的痛苦,
他们可以实行人道主义抓捕方法——
围网野捕。
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有人因抓到更多数量的海豚,
数着金钱,在开心地笑,
而海豚,则因被围堵起来囚禁,
缠在网中死亡,在伤心地哭。
因考虑运输到海洋馆的成本,
捕猎者会挑选年幼的海豚活捉。
而有幸未被选中的海豚们,
比如说虎鲸父母及其家族成员,
看到自己孩子被捕捉,
无力的它们,只能一直跟着渔船,
发出悲鸣的呼唤。
如果这些虎鲸家庭成员紧追不舍,
或不幸缠入网中而死亡,
捕猎者甚至会解剖它们的肚子,
填满石头,扔到海底。
特别是在臭名昭彰的日本太地町海域,
驱猎者通过敲击水下船体或金属管,
制造噪音,
让海豚们纷纷逃跑到浅水区,
当圈养馆人员挑选完想要的海豚后,
剩下的则被通通杀掉。
而这些被挑选出来的海豚幼仔,
等待它们的命运,
是被售卖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馆中。
它们被迫拥挤在狭小的水箱中,
从被捕捉,到达训练馆,
前后至少需要经历两次运输。
航空、陆路联运,交换密集,
有的运输时间,甚至超过70小时。
正所谓“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未曾见过光明”。
亲眼见证自己的父母、同族
被虐待杀死,
而自己还要被迫漂洋过海,
远离家乡,
这让它们一点点地走进抑郁的深渊。
02
异国:
在不断地思考死亡之前,
都曾想过,要努力活下来。
许多海豚
并没有熬过漫长的奔波而死去,
而那些勉强到达目的地的幸存者,
却又很难去说,它们幸运。
即使很多海洋馆都对外宣传说,
之所以把海豚留在这里,
是为了给它们更好的照顾。
但讽刺的是,
任何一个水族馆关于房间、设施方面的设计,
都仅是为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又或者控制预算。
比如像鲸豚类海洋动物,
它们原本在野外的运动量为:
一天需游历60-225公里,
一小时能游50千米,
潜水500-1000米深。
而海洋馆的圈养池
无论是大小、深度、形状
根本无法满足它们的生存需求。
它们就像蜗居在婴儿的浴缸里,
不能开展自然行为的伸展,
连最简单的排泄排污都办不到。
还有圈养池中的水,为提高可见度,
通常都经过化学处理,被氯化,
但氯化后的淡水,
会杀死池中的植物和鱼类,
再加上阳光直射的紫外线,
很容易使它们的皮肤和眼睛受到伤害。
池底多采用水泥或光滑表面,
不仅不能隔音或消音,
还会造成混响和回声,
对于听觉敏锐的海豚来说,
每天都要面临着高强度的精神压力。
特别是一些海洋馆为节约资金,
往往将大西洋和太平洋不同种群,
不相关的豚类动物给圈养在一起,
这意味着它们经常要面临
来自“室友”的欺凌、撕咬。
要知道,
海豚类动物的集群生活,
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社群,
家庭联结牢固明确。
而来自不同地方的动物,
即使它们之间长相相似,
但在彼此眼中,就是可怕的“异类”。
过分的是,在纪录片《黑鲸》中,
为了让虎鲸去表演,
竟将虎鲸和其他鲸类放在一起,
实行惩罚连坐法,
如果虎鲸表演不够好的话,
它和那些“室友”都要挨饿,
弱小的虎鲸,
经常被“室友”攻击的伤痕累累。
为了让被拐卖到海洋馆的
海豚们乖乖听话,尽快适应环境,
它们甚至会被注射一些药物(如安定),
同时还要被迫定期服用预防性的
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来治疗肠胃疾病。
说到底就是让其活的久一点,
可以生产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根本没有什么爱心可言!
03
精神:
微笑外表是伪装,
内心的压抑,才是常态。
海豚类动物具有人一样的敏感、细腻感官,
而拐卖到海洋馆的它们,
虽然表面看起来在微笑、快乐,
但其实这只是身体的正常生理构造。
无聊,是它们首要的心理疾病。
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鱼群的追逐,
也没有捕猎行为的驱使下,
它们只能在池缸里,
一圈又一圈地重复游动。
特别是虎鲸,
每天绝大部分时间,
都是像木桩一样浮在水面,一动不动,
有时就是蚊子咬,也不躲避,
据统计,
至少有两头被圈养的虎鲸,
已死于蚊子传播的疾病。
一个日本海洋馆废弃后,为想让海豚Honey卖个好价钱,海洋馆迟迟不愿将其放生养老,以至最后,Honey在孤独中死去。
内心的无聊和孤寂,
让它们长期不断地啃食
圈养池边的池壁、栏杆、铁门,
牙齿断层损伤十分严重。
尤其是心智更加复杂的虎鲸,
其牙齿能磨损到
牙髓和神经都暴露的程度。
有些海洋馆和圈养机构声称,
让海豚类动物去训练表演,
能取代捕猎活动的刺激,
可以减少它们的孤独。
所以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以食物为诱饵,
故意诱发海豚的饥饿感,
想要吃的饱,
就得要卖力地工作表演,
和驱使奴隶根本没有分别。
即使最后都会给足够量的食物,
但这样的食物刺激法,
直接让海豚们永远围绕着
表演和训练中出现的食物打转,
以至于出现惊人的新闻事件:
虎鲸表演完节目没得到奖赏食物,
愤怒杀死驯养员。
不光吃饭的节律和周期被剥夺,
它们的交配、育幼、断奶等
一切自然和社会行为,
都被严重剥削。
因为宝宝影响到海豚妈妈的表演,
海洋馆就给幼仔断了奶,
并强制将孩子送到其他地方。
失去孩子的妈妈,
连续几夜发出悲鸣,让人心痛。
而纪录片中《黑鲸》中的主人公——
虎鲸“提里库姆”在杀人以后,
更是直接被当成生育机器,
人们一直榨取它身体的精液。
生理需求、生存权力等一切都被剥脱,
就像一个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
任由别人控制, 换成任何一个人,
都会走向发疯的绝望境地。
04
失控:
悄无声息地,
杀人、自绝行为就开始了。
海豚、虎鲸等海豚类动物,
天生对人类充满善意,
但自从被当成工具利用那天开始:
如被美国军方训练当作间谍,
从事危险的扫雷、暗杀活动;
家人被驱猎者杀害,
被拐卖异国,强迫工作,
圈禁、疾病、饥饿,
一切自由都被控制……
这时人类一切美好的面容,
温暖的世界,都变的灰暗起来,
它们的抑郁症,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不能忍受时,它们开始杀人:
1994年12月,雄性瓶鼻海豚Tiao撕裂一个人的腹部,致其死亡。
1991年,3头虎鲸杀死了兼职驯养员凯尔蒂·伯尔尼。
2006年11月,雌性虎鲸Kasatka咬住了驯养员的脚,将其拖下水。
2009年平安夜,虎鲸Keto杀死了29岁的驯养员阿历克西斯·马丁内斯。
2010年2月,虎鲸Tilikum杀死驯养员道恩·布兰乔,同时它也是19年前杀死凯尔蒂·伯尔尼,11年前杀死丹尼尔·杜克斯的凶手。
……
截止到2011年,
就光奥兰多SeaWorld(海洋世界)
就有98起虎鲸、海豚攻击驯养员或游客的事件。
除违背温柔的天性杀人以外,
它们自己也会自残、自杀:
1998年8月,在表演中,雌性虎鲸kandu向东北太平洋雌性虎鲸corky撞去,kandu死亡。
2006年1月,美国明尼苏达动物园一只海豚越出水池,将自己的脑袋狠狠撞向地面,死于头部骨折。
世界著名驯养师理查德·欧贝瑞,驯养的海豚凯西,选择停止呼吸自杀。
而据动物保护组织的调查显示,
有52%成功出生的圈养瓶鼻海豚活不过1年,
但如果生活在野外,有60%能活过10年。
而东北太平洋种群的雄性虎鲸,
最长预期寿命为60-70年,雌性是80-90年,
可圈养在海洋馆中的虎鲸,
无论雌雄,很少能活过30岁。
自1985年起,全球诞生在圈养下的
100头虎鲸中,已有66头死亡,
其中48头没有活过1岁。
这些惊人数据的背后,
暗示的是一个悲伤事实:
这些被拐卖的「微笑抑郁患者」,
不仅是自己,就连它们的孩子,
都逃脱不了抑郁、死亡的命运。
05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很是无力。
因为在生活当中,
我们可以对那些抑郁患者说,
别急着绝望,世界总有人爱你。
但面对这群特殊的“微笑抑郁患者”,
心中所想的却是:
可能只有天堂,才没有抑郁,
没有伤痛。
可后来我明白一个道理:
如果你不能阻止战争,
那就把真相,告诉全世界。
用一个镜头,一部纪录片,
一个文字,一篇文章,
去替那些不能发声的动物,
争一争它们生存的权力。
别捂住耳朵,也别闭上眼睛,
虽然会很残酷、很疼,
可真相,就应该被清楚地看见。
因为只有所有人都看见了,
我们才能为这些海洋抑郁患者,
撕开无尽的黑暗,
透出可以喘息的光亮。
参考文献:
1.中国鲸类保护联盟发布的《急速发展的海洋主题公园:中国大陆圈养鲸豚产业研究》第二版;
2.美国动物福利学会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起草的报告《为何要反对圈养海洋哺乳动物》;
3.Rose,N.A. and Parsons,E.C.M.(2019).The Case Against Marine Mammals in Captivity, 5th edition (Washington,DC:Animal Welfare Institute and World Animal Protection),160 pp.
4.纪录片《人类-动物》、《黑鲸》、《和海豚对话的女孩》、《大自然百态资讯》等.
5.《十一去海洋馆了嘛?囚禁、喂药、殴打……,海豚的表演真让你快乐?》潜行天下.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