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曾一度绝迹!老昆明人记忆中的“银白鱼”,现在又回来了!

媒体:昆报头条  作者:内详
专业号:银白鱼 2025/2/21 15:33:57

老一辈昆明人或许还记得,

20世纪50年代,

滇池中曾盛产一种美味的白色小鱼——银白鱼,

在物质较为匮乏时期,

极大地丰富了昆明人的餐桌。

然而,

曾几何时,

这种小鱼不仅从餐桌上消失了,

甚至还成为濒危物种。

经过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下称“市水产所”)专家

历经4年的技术积累和科技攻关,

这种滇池特有珍稀濒危鱼类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12月17日,

3500尾银白鱼苗在滇池外海成功放流。

这意味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滇池一度绝迹的这一鱼种

“回家”了。

至此,

向滇池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的滇池土著鱼

已达4种。

逐步恢复滇池土著鱼类种群数量,

不仅利于维护滇池水生生态平衡,

也推动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发展。

4年科研攻关 滇池银白鱼人工繁殖成功

多年来,市水产所密切关注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水环境的问题,致力于湖泊及水库水环境生物治理研究,现已建设成为集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土著鱼类人工繁殖、水生态修复等为一体的科研机构。近年来,其先后承担了昆明市科技局的“大型水库渔业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滇池鱼类增殖与抑制蓝藻数量的研究”,市滇池管理局的“滇池水生生态调查”以及市发展改革委“滇池内源污染生物治理”等课题,2013年帮助嵩明县水产站成功完成嵩明白鱼的人工繁殖,在鱼类养殖、繁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践经验。

“银白鱼隶属鲤科、鲌亚科、白鱼属,是云南滇池特有的土著鱼种,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滇池主要经济鱼类。20世纪80年代,随着滇池水生环境遭到破坏,水质逐渐恶化,加之外来物种引入、过度捕捞等因素,滇池银白鱼的生存繁殖受到严重危害,种群几近消失,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是云南省保护动物。”市水产所所长安莉介绍,2013年,市水产所专家首次发现滇池中仍有银白鱼个体存在,经过4年跟踪调查,基本摸清了银白鱼的产卵时间及产卵场。

2016年,市水产所牵头组建“昆明市滇池土著鱼保护研究科技创新团队”,针对银白鱼开展保护性研究工作,系统地研究了银白鱼的生物学习性、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技术。

“2017年3月,在征得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的同意及支持配合下,市水产所从滇池收集到了13尾银白鱼亲本。之后,我们利用收集到的滇池银白鱼亲本开展人工驯养和人工繁殖工作。当年繁育出了近3万尾水花鱼苗,经驯化培育,现已具备2500尾、约150公斤的后备亲本,为今后开展大规模人工繁殖打下了坚实基础。”安莉说。

3500尾鱼苗 顺利回归滇池的怀抱

12月17日14时,分装好的3500尾银白鱼鱼苗全部运抵白鱼口渔政码头。

记者现场看到,滇池银白鱼体型较长,嘴部无须比较尖,大大的眼睛,两侧具有明显光泽,背部稍暗,腹部较淡,鳍为灰白色。此次投放的银白鱼苗有两种规格:大的体长为12~15厘米,小的体长为3~7厘米。

“此次,市水产所将2018年繁育的银白鱼二龄鱼种500尾、2019年繁育的一龄鱼苗3000尾在滇池进行增殖放流。放流之前,这些银白鱼已经经过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种类鉴定,并组织省内相关专家进行了论证。12月初,我们还在滇池岸边利用小型网箱对银白鱼苗进行了先期放流试验,经过10天养殖,证明人工饲养的银白鱼能适应滇池水质。”安莉指着体型较大的鱼苗介绍,“你看,个体较大的500尾二龄鱼种都在鱼鳃盖处安置了体外标志,每尾鱼种都有自己的编号,并分别记录了体重、体长等数据,目的就是为之后分析滇池银白鱼增殖放流效果开展跟踪监测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希望未来市民捕捞到带有体外标志的银白鱼后,能交给我们进行回收研究。”

与以往放流鱼苗不同的是,此次放流前,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和市水产所工作人员先将装有鱼苗的充氧袋放入滇池水中浸泡了约20分钟。“这是为了让银白鱼鱼苗更好地适应滇池水温,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

经过上述调温后,3500尾银白鱼苗顺利回归了滇池的怀抱。

土著物种“归位” 促进滇池生态平衡

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副处长王勇介绍,滇池土著鱼是滇池水体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滇池银白鱼回归滇池的意义,不仅在于吃了多少丝状藻,更大的意义在于土著鱼种的“归位”,能够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滇池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最近几年,在滇池生态好转的过程中,占据各个‘生态位’的物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勇说,像滇池银白鱼等更多土著物种“归位”,无论从生活习性还是水域环境等方面,都会对滇池的水生态有促进作用,弥补滇池中其他物种起不到的作用,并在物种相互控制过程中,达到生态平衡和稳定。

历年来的滇池土著鱼增殖放流活动已投放滇池高背鲫鱼、滇池金线鲃、云南光唇鱼共3种土著鱼种,此次放流滇池银白鱼也让向滇池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的滇池土著鱼达到4种。

明年,市水产所将根据此次滇池银白鱼试验性增殖放流取得的数据和技术经验,利用现有后备亲本开展滇池银白鱼人工繁育,计划完成人工繁育5万至10万尾滇池银白鱼苗,实现银白鱼规模化增殖放流回归滇池,逐步恢复滇池土著鱼类种群数量,维护滇池水生生态平衡,推动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发展。

来源:昆报头条

校对 郭毅

阅读 18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