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网红猞猁“天线宝宝”成功回归大自然

媒体:环球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猞猁 2023/10/7 20:11:4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单劼】《环球时报》记者24日从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处获悉,于今年4月11日放归大自然的网红猞猁“天线宝宝”近日传来野化放归的好消息。根据四个多月以来的卫星定位监测数据判断,“天线宝宝”已具备野外独立生存能力,这标志着本次野化放归取得初步成功。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人员2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猞猁救护放归是我国野生动物救护放归的一次崭新尝试,取得了多项全国首次,对猞猁及其他青藏高原本土珍稀野生动物的救护及野化放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1年4月6日,青海省刚察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在刚察县吉尔孟乡牧民家中救护一只偷羊被捉的猞猁幼崽。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金艺鹏团队联合检查判定:这只猞猁幼崽11月龄左右,右眼失明,体型消瘦,体重仅有12kg,且反应迟钝。猞猁通常在1.5岁左右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但这只猞猁因未知原因提前独立生活。被救护前,这只猞猁幼崽捕猎能力不足,导致长期营养不良,因为猞猁耳尖具有标志性毛簇,形似天线,救护中心故将其命名为“天线宝宝”。

但对于野生动物救护而言,最完美的结局是让动物重回野外自由生活,这也是救护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归野外是第一选择。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介绍称,猞猁在野外生存时耐饥性较强,以鼠类、野兔等小型动物为食,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捕猎技能。“天线宝宝”被救护时约11月龄,已经具备基本的捕猎能力。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天线宝宝”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各项指标显示也符合野外放归条件。

为提升放归成功率,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核心区为其建造了一处100㎡的“避难所”,并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为猞猁佩戴定位项圈。如此,即便放归失败,猞猁也可回到避难所或由救护中心及时开展二次救护。

为了在放归后及时掌握天线宝宝的生存状况和活动轨迹,救护中心联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学者,为其设计、订制合适的卫星定位项圈。

在“天线宝宝”放归大自然的过程中,保护区工作人员还不时在网上分享“天线宝宝”野外生存的影像纪录,这也让“天线宝宝”迅速走红,成为了一只网红猞猁。

齐新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放归之后,“天线宝宝”严格遵循猞猁的“夜行性”,白天休息,夜间活动。截至目前,其已在野外独立生活134天,卫星项圈共计传回2279条定位数据,总活动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放归的“天线宝宝”除了在离开避难所前进食了人为提供的半只兔子和一只鸽子外,在野放后独立生存的130多天里都是自行捕食。

“天线宝宝维持稳定的日活动量,并表现出典型的‘夜行性’日活动节律,说明它具备良好的野外捕食和独立生存能力,本次野化放归项目取得初步成功。”齐新章介绍称。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成功救护放归取得了多项国内首次,其中包括首次将救护的猞猁从幼体治疗饲养至亚成体后进行野化放归,以及首次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对放归猞猁进行监测。这项技术通过掌握猞猁的野外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有助于对猞猁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野外救护和野化放归。“通过此次野化放归,我们还建立了猞猁完整的救护放归流程,为今后建立珍稀猫科野生动物救护放归标准流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齐新章介绍称。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阅读 934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