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资讯 > 动物资讯

西红脚隼

媒体:懂鸟APP  作者:内详
专业号:西红脚隼 2025/4/11 10:08:00

西红脚隼(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学名:Falco vespertinu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小型猛禽。在中国被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欧至亚洲中部,因栖地减少及狩猎压力,其种群数量正在缩减。冬季迁徙至非洲南部越冬,偶尔可见于西欧,首次北美的记录发生在2004年。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全身蓝灰色,具红色尾下覆羽和腿部;雌鸟背部及翅膀灰色,头部橙色,脸部白色并带有黑色条纹。体长28至34厘米,翼展65至75厘米,体重介于115至197克之间。雏鸟上部棕色,下部淡色,带有深色条纹,面部花纹类似雌鸟。

鸣叫特征:较其他猎鹰更为嘈杂,尤其在群体移动和夜间聚会时。雄鸟发出高音的"kew kew kew"声,雌鸟发声较慢。

生活习性:偏好有树木覆盖的开阔生境,如草原、有树木的草原、农田及牧场等。在亚洲可达海拔1500米。冬季栖息于非洲的草地、灌木丛和稀树草原。迁徙时主要穿越地中海,春季迁徙路径更偏西,具体非洲路线尚不清楚。以昆虫为主食,也捕食小型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4月中旬至8月,多在旧巢或鸦巢中筑巢,通常产3至4枚蛋,由双亲轮流孵化。雏鸟孵化后26至30天离巢,一周后独立。性成熟期在第一年。

区别辨识:雄鸟与雌鸟外观明显不同,与红脚隼的区别在于灰底色的翅膀下覆羽、较浅的冠羽和更深色的尾巴和下体。与燕隼相比,雌鸟更相似,但有明显的区别。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位于中欧至亚洲中部,非繁殖区主要在非洲南部。在亚洲,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至中国西北部,接近阿穆尔隼的分布区域。

其他:近年来,由于农药使用导致的食物源减少,其数量显著下降。全球种群估计至少15万对,亚洲部分尤为丰富。

阅读 169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