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温泉县的高山湿地中,生活着一种神秘的远古精灵——新疆北鲵,它们是距今3.5亿多年前的孑遗物种,只分布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界500平方公里的狭窄范围内,目前,我国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数量总数不足3000尾。
新疆北鲵体型很小,最长者不超过30厘米,成体多为20厘米。躯干略呈圆柱形,尾基圆,向后侧扁;具唇褶,颈褶弧形。前肢端4指,后肢端5趾,指趾较宽扁,仅基部具蹼,指趾端角质化,色深。皮肤裸露光滑,背面深灰色中微显淡黄,腹面为白色,体侧有肋沟12-13条。雌性成体尾略短于雄性。
新疆北鲵昼伏夜出。日间,多隐伏于溪边松散泥草处及岸上潮湿的草墩洞穴或溪中石块下的缝隙中;夜间,出行觅食,多食蛾蝇幼虫、蚯蚓等。属冷血动物,入冬,即进入冬眠期,来年开春,冬眠结束,开始活动。
新疆北鲵只有一只在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像青蛙的呜叫声;如果很多只在一起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哭声,又被称为娃娃鱼。新疆北鲵属两栖纲卵生动物,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它在小鲵科的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在脊椎动物的系统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疆北鲵被称为“活化石”。
新疆北鲵的发现充满故事性。它是俄国人凯斯勒于1866年命名的,那年他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和新疆交界的阿拉套山地区发现了新疆北鲵。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再也没人见过新疆北鲵。
1989年,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名温泉县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只“四脚蛇”,经教师王秀玲调查,发现了新疆北鲵的栖息地。新疆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1994年6月,王秀玲教授首次人工繁育北鲵成功。
为了更好地保护新疆北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将新疆北鲵栖息地设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7月该保护区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新疆北鲵列为“濒危”物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均将该种列为“极危”物种。2021年在我国新一轮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调整中,新疆北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21年11月5日,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北鲵馆内,新疆北鲵超萌的形态赢得游客的喜爱。乌云格丽 摄
2021年11月5日,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北鲵馆内,新疆北鲵超萌的形态赢得游客的喜爱。乌云格丽 摄
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的一尾新疆北鲵。贺兴云 摄
新疆北鲵。自治区科协供图
2022年6月13日,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今年人工孵化成活的首批新疆北鲵宝宝。司亚娥 摄
审读专家: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袁亮
图文整合: 权治华
视频制作:丁文
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