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晚上,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亮相。不知你是否留意冬至那个画面上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实际上,这个画面上奔跑的不是马,而是生活在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的蒙古野驴。
万“驴”奔腾在卡拉麦里 图片来自冬奥会开幕式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科研团队对保护区蒙古野驴展开了近二十年的持续研究,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卡山保护区环境的改善,蒙古野驴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恢复。
蒙古野驴是亚洲野驴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作为典型的荒漠有蹄类动物,目前仅分布在蒙古国南部戈壁地区,我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局部区域。
研究人员介绍,蒙古野驴体长200-220厘米,肩高126-130厘米,体重200-260千克。体型比马小,比家驴要大一些。耳较大、长而尖,背毛为淡棕黄色,鬃毛短而直立,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基部。腹部呈现为黄白色,四肢内侧为乳白色。尾巴细长,尖端毛较长,呈棕黄色。
卡山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西北最重要的荒漠生态系统与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不仅是蒙古野驴的故乡,也是中国野马人工繁育复壮后最重要的野放地,目前有约300匹野马生存于此。此外,该保护区还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盘羊、鹅喉羚等珍稀濒危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80%以上的蒙古野驴分布于此,在中国蒙古野驴的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不同,蒙古野驴是一种智商较高的动物,明显比野马更能适应荒漠戈壁地区的严酷环境。蒙古野驴喜欢集群而居,有时数量可达几百匹,这样的生活方式能够确保它们在采食或休息时总有同伴在警戒,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驴群中不同个体间活动节律虽不尽相同,但具有一定关联性,通常第一匹开始采食/休息的时刻与最后一匹开始采食/休息的时刻仅间隔数分钟,行动落后的个体会快速融入群体中去,以保证整个驴群的行为协调、步调一致。
生活在卡山保护区的野马 杨维康摄
奔腾在卡山保护区的蒙古野驴 徐文轩摄
由于饮水和采食需求,蒙古野驴经常在水源地和采食场间移动,未受惊扰的驴群移动一般沿着固定的路线、排成纵队鱼贯而行,从而在地面上留下特有的“驴道”。“驴道”一般宽20-40厘米,以水源地为中心纵横交错伸向远方。
以水源地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驴道 徐文轩摄
蒙古野驴与盘羊共饮一汪水 卡山保护区管理中心供图
近年来,随着卡山保护区叫停了所有矿产开发活动,并进行生态恢复工作以来,蒙古野驴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随之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团队近期调查,目前保护区蒙古野驴种群数量已恢复至3246±575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