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研究 > 理论研究

蒙古野驴:千万别再“指驴为马”

媒体:天山网-新疆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蒙古野驴 2022/9/3 23:43:55

我们的外观乍一看,确实有点像马,实际上除了体格比马稍微小一点外,还有很多和马不同的特征,比如耳朵稍长又尖,尾巴细长且尖端毛较长;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基部;腹部呈黄白色,四肢内侧呈乳白色……凭借这些,细心的人类其实是可以认出我们的。

不过,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要想偶遇我们也不容易呢。不仅因为我们数量少,生活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的智商不一般,也因此能够适应荒漠戈壁的严酷环境。所以,以后再说“笨驴”或者“蠢驴”前得好好思量一下了。

这一点,常年研究我们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杨维康研究员团队是可以作证的。

我们家族主要生活在蒙古国南部戈壁地区,中国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北部、新疆东北部的中蒙边境地区以及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其中80%生活在卡山保护区。

最近,有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研究我们的科学家说,我们家族势力在逐步壮大,同伴数量已经由2016年的2000余头回升至目前的4000头左右。这意味着,以后出去吃喝玩乐都不愁找不到小伙伴了。

讲到这里,你可能有些好奇,我们如此庞大的家族究竟依靠什么生存呢?

在卡山保护区,我们一般会选择地形较平坦的平原和山间盆地作为栖息地,水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我们会在距水源点小于20千米的区域生活。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更喜欢集群而居,有时会和几百个同伴一起生活,这样能够保证采食或者休息时总有同伴在警戒。我们不怎么挑食,针茅、绢蒿、梭梭和驼绒藜等都是我们的主食,吃什么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不仅如此,在干旱缺水的季节,我们还可以用前蹄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刨出约60厘米的深坑,并饮用随后溢出的地下水,当地牧民称之为“驴井”。这口“井”不仅方便了我们,也为生活在这里的其他动物带来了便利,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和其他动物“共饮一泉水”呢。

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是,随着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不仅我们蒙古野驴家族壮大了,在卡山保护区,我还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同类。这充分证明,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对我们的保护。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整理)

阅读 392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