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调整吉林省鱼类养殖的品种结构,我们于2014年,在吉林省的长春市水产研究院实验基地进行了工厂化养殖鳇鱼试验,共试验养殖3个鱼池,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场地条件养殖区在长春市伊通河畔的长春市水产研究院试验基地。鱼池为室内水泥池,长方形。鱼池面积10米2,深度2米。水深为1.2~1.5米。养殖水源为地下深井水,经过多级沉淀、曝气处理后流入养殖池循环使用。2.苗种放养2014年7月2日,从黑龙江省引进鳇鱼鱼种505尾,鱼种规格不是很齐,但活动力强,无伤无病。对引进的鱼种抽样8尾进行称重,平均每尾体重206克。将所有鱼种放在囤养基地8号池内饲养,放养密度为50.5尾/米2。3.饲喂情况(1)前期投喂:2014年7月4日开始投喂,日投喂3次,每次2千克。投喂的饲料为鲟鳇鱼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40%。(2)第一次分池:2014年7月28日,对饲喂的鳇鱼打样9尾进行称重,平均每尾体重为267克。将8号池内的鳇鱼分出246尾,放入囤养基地的2号池内喂养。(3)第二次分池:2014年10月5日,从2号池和8号池分别打样10尾,共打样20尾进行称重,平均每尾体重868克。其中最大个体1.5千克,最小个体0.6千克。分池由2号和8号挑选个体大的鳇鱼共150尾放入囤养基地的5号池内喂养。2015年5月4日打样30尾称重,平均每尾重1.53千克。7月1日打样26尾称重,总重量65.25千克,平均每尾体重2.5千克。4.日常管理(1)水质调节: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鱼日常管理的关键在于水质、水温的调控,确保高溶氧量。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始终尽力将水温控制在19~23℃,只有个别时间最高水温达到了26.2℃,最低时达到12℃。养殖池水体始终保持循环状态,一般水体每天 交换6次以上。溶氧大部分时间在6毫克/升以上,最高13.6毫克/升,最低4.2毫克/升。铵离子浓度≤0.0125毫克/升,亚硝酸根浓度≤0.2毫克/升,p H7.7~8.5。每天早、中、晚分3次进行鱼池水温和溶氧的监测。(2)饲养技术(1)投喂技术:鳇鱼入池第2天后,待适应了新的水体环境后开始投喂。饵料投喂采用定时、定质、定量的原则。定时:每天投喂3次,做到定时,不随意改变投喂时间;定质:颗粒大小应适口,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为40%以上,采用质量有保障的饲料生产厂家生产的鲟鳇鱼专用饲料投喂,并在喂养过程中定期添加一些能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定量:依体重按一定的投饵率投喂,一般日投饵率为4%~6%,每次投喂应在40~60分钟内完成。鳇鱼口下位,适于食用鲟鱼沉性颗粒料。饵料粒径因鱼个体大小而异,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根据鱼体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2)分级养殖:随着鳇鱼的生长,要将不同大小的鳇鱼分开,规格相接近的鱼放在一起饲养。防止个体大小差异过大,影响养殖效益。(3)做好养殖记录:在养殖全过程中,实行专人管理,24小时有人值班巡视。在正常情况下,鳇鱼贴池底游泳,当水体缺氧或鱼体生病时,鳇鱼就会游到水体中上层,且表现出不安定状,这时要及时检测水温和溶解氧量,检查鱼是否生病。5.疾病预防鳇鱼抗病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未发现有鱼病发生。二、养殖效益1.养殖结果经过12个月的精心管理和培育,7月5日将鳇鱼出池称重:总产鳇鱼1313千克,平均每平方米产鳇鱼43.8千克。平均尾重2.6千克,最大体重3.5千克。养殖成活率100%,饵料系数1.3。2.效益分析总产鳇鱼1313千克,按长春市实时价格60元/千克计算,总产值7.878万元。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