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评论 > 综合评论

中华鲎之灾:中国每年消费10万双马蹄蟹,“野味餐桌”是罪恶之源吗?

媒体:网易  作者:倩倩西西
专业号:中国鲎 2022/5/17 14:22:08

中华鲎(hòu)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4.75亿年前奥陶纪,被称为"海洋活化石"

20世纪70年代,中华鲎广泛分布中国东南沿海,资源丰富,占世界资源总量的95%以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食物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水域环境日趋恶化。国马蹄蟹的血液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各地非法捕捞马蹄蟹的现象十分猖獗,中华鲎正处于严重的生存危机。

中华鲎(学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如今,很难看到中华鲎在珠江口以北上岸产卵。在香港,每年都会出现成千上万只中华鲎被捕获的现象。而在海南,由于人们过度捕捞和养殖等原因,导致一些种类濒临绝种。在台湾西海岸金门岛上,只有少马蹄蟹在区域性灭绝后活下来。在福建的平潭,中华鲎的数量已经从50的每天1000对下降到2002年的每天4对。

不可否认的是,生态环境破坏和非法捕捞的猖獗,马蹄蟹的生存推了生死存亡的转折点,人工繁殖或将成为马蹄蟹最后的“救命稻草”。

马蹄蟹的“血案”

马蹄蟹被列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之前,马蹄蟹是华南地区餐桌上常见味佳肴其中以雌中华鲎的蛋类最为常见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导致中华鲎种群数量锐减,已成为世界濒危物种之一。目前我国有4种分布于南方地区的中华鲎。由于长期过度开发,马蹄蟹的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已马蹄蟹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非法偷捕现象时有发生。

马蹄蟹世界中华鲎只有4种,主要分布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其他节肢动物不同,中华鲎寿命长,生长缓慢,性成熟至少要13年——这意味着一旦中华鲎过度捕捞,种群资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否则很容易造成大规模死亡,从而严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保证中华鲎能够健康成长。中华鲎之所以过度捕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蹄蟹的血液具有医学价值。

鲎血的提取

近40年来,科学家在马蹄蟹的血液中发现了50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化合物被命名为内源性凝血因子和外源性凝血因子。它们可以通过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而发挥止血功能;同时也参与调节血管通透性、纤溶等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也能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毒素黏连作用,因此鲎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目前,鲎试剂主要是从中国鲎和美洲鲎鲎的血液中提取。 但是由于我国对其保护不力,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野生中华鲎资源被大量捕杀甚至濒临灭绝的情况。很多人担心,这样下去,中国将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鲎供应国。 实际上,随着监管部门干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大多数渔民会将误捕的马蹄蟹放回海里,而真正杀死它们的是那些“感兴趣的”非法走私者。 加上栖息地退化和环境污染,中华鲎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例如,在2002至2009的短短7年间,香港马蹄蟹的数量下降了90%以上。 中华鲎是我国唯一分布于沿海水域的大型无嵴椎动物,它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度捕捞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种类已经濒临绝种甚至濒危。 2012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在香港的后海湾和东涌湾,有少数中国马蹄蟹幼仔存活,但在局部灭绝的可能性很大。

北部湾:中华马蹄蟹的最后“庇护所”?

国内研究团队对中华鲎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北部湾地区是中国马蹄蟹最理想的栖息地,也是现存马蹄蟹数量最多的地区,甚至是中华鲎在地球上最后的“净土”。

然而,即使在环境适宜的北部湾,中华鲎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目前,广西海域中只有约1万~2万头中华鲎能够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这不仅影响当地的渔业资源开发,而且威胁着人类健康。 上世纪90年代,中华鲎每年在繁殖季节下蛋的数量约为60万对,到2010年,只有30万对亲本中华鲎下蛋,接近繁殖群体的一半。

产卵中华鲎

2015年,记者采访了北部湾地区30多个乡镇的居民,调查对象多达400人,既有传统渔民,也有普通居民。 本次问卷调查以“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与中华鲎”为主题,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答卷512份。调查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并对部分问题做进一步访谈。 调查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北部湾海域的中华鲎数量明显低于以往。

许多老渔民指出,从2011到2016年,中华鲎的数量每天不超过30只,或者根本没有。 这几年,由于人们过度地捕捞,野生种群数量锐减;加上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一些种类濒临灭绝,因此中华鲎已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之一。中华鲎是一种小型两栖动物。 在90,每天至少有50只中华鲎被捕获,高峰时甚至达到数千只。 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即使在“大本营”,马蹄蟹的资源仍在严重减少。

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将中华鲎列为“濒危生存状态”,在此之前,该物种的地位是“数据贫乏”,这表明人们对中国马蹄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保护中华鲎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另一方面,中华马蹄蟹作为一种传统的“野味”,也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大力倡导”。 中华鲎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马蹄蟹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南方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地道海鲜”,可以提高免疫力。

据统计,2018年广西沿海的海鲜餐厅,2-3公斤的中华鲎售价为300元,而1998年,同样大小的马蹄蟹售价仅为30元左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海洋食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 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许多不法分子不顾一切地通过将野生中华鲎物流运输内陆地区赚钱。

厦门交警、工商部门查获非法走私中华鲎500余只,并将其投放市场。

此外,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非法走私贸易活动也开始萌芽,这无疑将给中华鲎的保护带来极大的障碍。

中华鲎的另一危机:生境破坏

随着海洋经济迅速发展,近海基础设施建设、海砂抽取、海水养殖和滩涂围垦日益普遍(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 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海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在沿海水域中出现大量赤潮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有毒有害的细菌和病毒。如赤潮毒素。重金属等。 这些人为活动将导致中华鲎的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产卵场面积减少,生境缩小。

以越南为例。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沿海城市淹没或遭受严重灾害,而这些沿海地区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越南是一个高度依赖海洋资源的东南亚国家,大约2000万人的经济收入来自海洋捕捞和近岸养殖。 在越南,潮间带的大片地区已被改造成蛤蜊和虾池,以发展水产经济,以前的红树林已被大面积砍伐,海草床已被填满,生态系统质量继续下降。

越南三角洲红树林(卫星图像)

红树林及海草床是中华鲎的重要栖息场所,为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显然是不明智的。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与生存。因此,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已刻不容缓。 如今,越南的沿海“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近海几乎没有鱼可以捕捞,生态恶化“负反馈”也开始出现。

海砂抽取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中华马蹄蟹产卵生境的恶化。 另外,由于中华鲎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抗逆性能,因此,其栖息地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此外,随着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华鲎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总而言之,过度捕捞并非马蹄蟹面临的唯一困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海洋保护区由1990年的5个增加到2014年的249个,这是中华鲎保护工作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华鲎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其特殊的生境和生活习性,导致它成为许多沿海国家重点关注和开发的对象。 但是,我国保护区还存在资金不足、执法不力等问题,许多保护区已经沦为名义上的“纸上公园”。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护中华马蹄蟹呢?

从问题的根源出发,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生产中华鲎的血液,这可能是拯救野生中华鲎的最佳途径。 这样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可行,但在现实层面非常困难。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获得足够多数量和质量都能达到要求的血细胞;其次就是如何将这些血体细胞转化成有效的生物产品(即所谓“生物制品”),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基因工程确实可以生产出鲎试剂所需的活性物质,但生产成本太高,产能太低,难以产业化。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需要生产1000万台鲎试剂,根据需求估算,中国每年将消费10万台中华鲎。 由于野生资源匮乏、产量低以及供应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我国现有数量不足500万只,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发展中华鲎产业已刻不容缓。但是目前面临着巨大挑战。 面对“市场刚需”的压力,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人工养殖养殖增殖放流繁殖中华鲎。

试图通过人工养殖拯救濒危物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我们的娃娃鱼(大鲵)和中华鲟。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中华鲟则被视为名贵经济鱼类。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中华鲎的人工养殖并不容易,8-10年的生长周期增加了时间成本,而且目前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幼龄苗种很难生长到成年阶段。

中国马蹄蟹的养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科研投入,更需要养殖户和企业大胆尝试,不断摸索。 目前我国在此领域存在许多问题:养殖技术有待提高;缺乏有效保护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华马蹄蟹才能成功度过灭绝危机,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856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